不超过两三万的东西,她还是买得起的。
现在潘家园可跟她刚来京都时大不一样,人多了,也规范多了,还分了区域。
芽芽打听了玉器怎么走,拔腿就在人流里挤着过去。
玉器第一滩,芽芽就瞧见挺熟悉的九眼老天珠。
她跟王胜意都在镇子上,没少碰头,他脖子上就经常挂着串老天珠,人非要说是从哪个高人手里买下来的,可花了不少钱,值京都的一套房子。
摊主把芽芽当游客了,立马吆喝,“三块一条,量大还有优惠!骨折价!骨折价格啦啦啦啦!”
芽芽转了一圈,深深的迷茫了。
当年上潘家园,随地一坐都是个真货。
那时候粮食比文物值钱多了,逛一圈下来都不带个重样的。
她才逛了一条街,就瞧见八个摊子卖先秦玉佩。
自家三哥卤味的卤水那隔一段时间都得换呢,这几家卖玉佩的愣是连纹路都不带变的。
“
同志,买块玉吧”一个老汉喊住芽芽,直把一块长条的,看起来类似汉白玉,有两个传呼机那么大的玉往她手里头塞。
芽芽不接,“大爷,我要看就自己拿,别回头摔了坏了,那算你的还是算我的”
大爷悻悻放下,“好东西,就这么一个,我是看你有眼缘,买去送长辈,或者自己带都行。”
芽芽以前跟李敬修在赌石厂混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所以今儿才打玉器的主意,瞧了一眼说,“大爷,这叫玉握,是玉葬器的一种,以前给死人握手里的”
人握固给大爷看,“人生下来都这么握,所以老祖宗们讲究返璞归真,再说人家玉握顶多就十厘米左右,您这玉握大得一个成年男人都握不住,这不是欺负死人不会说话吗?”
大爷嘿嘿一笑也不装了,“小同志你不懂,大的划算。”
有游客过来,芽芽立马闭嘴不说话了。
以前赌石厂的习惯,不能砸人家的饭碗。
这会芽芽差不多死心了,这地方已经不是以前的潘家园了,,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,她居然看到了木头做的兵马俑,玉的青铜像...
芽芽寻思干脆要刚才路过的琉璃万花球算了。
那
玩意不是古董,是工艺品,也不是京都特有的货,似是从山东那边运过来的玩意,摆放着很是好看。
目光随意一瓢就瞧见了角落里一堆做旧的熟绢画布。
大爷也不管芽芽,直到听见人拿了块破布过来问,连这都有呢,她家里也有一块。
大爷瞧了一眼,“南宋的,文姬归汉图”
芽芽仔仔细细的瞧,好些年前她在文物商店前捡了一块人家不要的破布,上头的画差不多就是这样。
骑在黑马上的人和两个在地上行走的牵马人。
两马童一手牵马,一手缩在袖筒里放在嘴边哈气取暖。
马背上的人头戴貂冠,身着胡服,足蹬长靴,双手揽缰。
衣襟发带向后飘动,分明是在顶着寒风行进,但她依旧腰杆挺得笔直,凝视着前方的眼神带着决心,严肃端庄,坚定、急切欲归的情绪跃然纸上。
唯一不同的是,她那张上面没有落款。
老大爷揣着手叨叨,他手里文姬归汉图虽然是假的,但该有的一样没少,瞧见前端有明万历''皇帝图书''、''宝玩之记''两印,后端书款处有''万历之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