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0章 新的金矿(第一更,求订阅)(2 / 2)

“还有集成电路领域。”

马尔斯补充道,

“这种电子迁移率,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集成电路性能,这个非常关键。”

两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。这块来自月球的蓝色晶体,或许将改变人类科技的未来——但首先,他们需要说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,为他们带回更多的样本。

只有拥有更多的样本,他们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,而在编写报告之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试。

实验室的玻璃窗外,雨已经停了,而实验室里他们仍然在忙碌着,利用用那0.5g晶体,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测试。

两天后,在官邸的书房之中,李毅安翻看着这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报告。

他的眉头紧锁,神情严肃。

尽管一直以来他都渴望着通过对月球的深度勘探,在那里获得新的突破,但是却没有想到,新的突破居然是——晶体。

一种新型的晶体矿物。

“这么说这种晶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了。”

“是的,就目前的测试来看,是一种很有有潜力的半导体材料。”

袁家骝想了一下,然后解释道:

“现在几家实验室正在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研究,他们普遍认为它的发展潜力很大。

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研究,能够取得突破的话,或许,将会获得一种新型的且性能极其优越的半导体材料,它没有可能会取得硅…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。”

袁家骝之所以会如此的保守,是因为,这种晶体是月球所独有的。在地球上并不存在,这也意味着它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。

听袁家骝这么说,李毅安想了一会儿,然后说道:

“那么数量呢?在数量上可以得到满足吗?我的意思知道是在月球上这种晶体矿物的储量足够吗?”

李毅安放下手中的报告,看着袁家骝问道。

“如果储量不够的话一切都是空谈。”

出于一种直觉,李毅安下意识的认识到,或许这种晶体就是“新边疆”的金矿。

它将会最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——探索太空是花钱的,过去,这是一个“亏本”生意,哪怕是它的带来的技术,可以催生出大量的民用技术,助推科学发展,但是实际上,对于投资者——官方来说是亏损的。

虽然在美国,与航天有关的企业与研究机构,还可以利用间接回报等一系列的数据去汇报国会拨款,将上百亿美元燃烧在太空竞赛之中。

可即便是如此,在美国反对太空竞赛,反对探索太空的声音一直很响亮,甚至有了“在污染其他世界之前,我们应该致力于解决地球上的问题。”这一说法。

至于俄国,那就更直接了,俄国对太空的兴趣一是因为国家荣誉,二则是因为可以推动导弹技术发展,但是当太空探索变成竞赛,开始吞噬军费的时候,原本支持航天的军方的态度就变得暧昧起来,如果不是因为担心美国在太空中部署武器,估计太空探索早就被军方打入冷宫了。

钱,是所有一切的根本。

没有资金支持,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纸上谈兵。

而为了获得支持,NASA开始将新兴科技应用到民生领域,通过放开保密,来获得民众的支持——我NASA虽然花了大钱,但我们的发明是服务全人类的。

不过哪怕如此NASA时任局长托马斯·佩恩也不得不站在正治正确的角度上说——比起人间疾苦,美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就根本微不足道。

而在苏联,苏联的太空事业自开始之初就与军事难分纠葛,在严格的军事保密制度下,为太空探索进行的发明研究,都被加以保密,不予外界知晓——因为加加林在太空中尿急,为了解决宇航员的急需,苏联研究机构花费十年的时间,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吸收体。这种在6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高分子吸收体,一直被苏联严加保密。

十几年后,美国带有高分子吸收体的婴儿纸尿裤投入市场——其高分子吸收体,航天科技的衍生物,这种新型纸尿裤横扫全世界的时候。没有人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中,苏联一直在用一万卢布一个纸尿裤的代价,为他们的宇航员生产同类纸尿裤。

从社会效益上来说——苏联浪费的不仅仅只是十几年的时间,还浪费大量的资金,浪费了将技术变现,从而获得支持的机会。

当然了,以苏军方的理解,他们恐怕也理解不了这种复杂的事情,他们所需要的就是——就是保密。

所以,当军方无法继续提供资金用于太空探索,或者说苏联的太空探索与军费发生冲突的时候,苏联的太空探索也就走到了尽头。

至于美国,当托马斯·佩恩站在正治正确诋毁他们取得的成就时,美国的太空探索也走到了尽头。

究其原因,美国和苏联太空事业的殊途同归,本质上就是因为,太空没有变成奶牛,不能够给予人们最直观的回报,什么发明创新带来的间接社会效益。没有人会注意。

人们在使用婴儿纸尿裤的时候,不会理会它是NASA花费上千万美元研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,他们只会记得——NASA花费上千万美元,给宇航员研制纸尿裤。

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地球呢?

还是让我们专注于去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吧!

这就是赤果果的人性。

人们不会看到他们的移动电话,他们电子计算机,他们的光纤通信,不会看到改变他们生活的一切,在发展过程中,因太空计划的需要,而被加速发展,后来大众从中受益。

他们只会看到——你花钱了!

而且你花钱了,还没有创造价值!

这才是太空探索走到尽头的原因,因为大众看不到它的价值。

可如果,它能够带回直接的回报——就像西班牙的大帆船带回一船船的黄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