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苏尘,实不相瞒,此乃我生平第一次见铁水!”
李泰一脸激动的表情跟在苏尘身侧。
大唐现有的冶炼技术以木炭为燃料,炼出的铁块冷却后,附着很多未完全反应的矿石颗粒及其他物质。
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坑洼不平的铁疙瘩,木炭无法将铁矿石完全还原。
后期制作铁器时加热烧红,反复煅打方可使铁器表面略显平滑。
“侯爷,大喜啊!”
“这便是铁水,真乃神迹也!”
两人来到长廊,瞬间感觉周围的温度高了不少。
“嘿嘿,还好,还好!”苏尘看向正缓缓流淌着,略带粘稠感的偏红带黄的铁水嘿嘿发笑。
铁水表层分布着不少类似铁屑之物。
三排铁水导流槽,将高炉出铁口的铁水注入方形铁锭模具。
铁水随着暴露在外时长不同,呈现的颜色随之发生变化。
“张龙,快去找个秤来!”
长廊台面上摆放的铁锭模具,数量总共三百六十个,备用模具五百四十个。
苏尘估计长35厘米,宽20厘米,厚度15厘米的铁板最多150斤。
高质量优质生铁,一立方将近八吨。
如此计算,九百个模具只能接纳十三万斤铁水。
高炉日产铁水远超此数值。
铁锭需冷却定型一小时左右,才能脱模倒出。
张龙洗车去了,赵虎应声领命,“属下得令!”
“侯爷且慢,秤台早已备好!”
为便于测算生铁产量,工匠事先备好了能称重五百斤的平衡秤。
平衡秤台面上摆放三个方形模具,张望拿着特制坩埚勺,从高炉铁水口接出铁水往模具内注入。
经过称重,三个注满铁水的方形模具重405斤。
单个空模具自重15斤。
唐斤换算成现代公斤,每个铁锭重约72公斤。
微红偏黄的铁水静静流淌。
大概一小时过后,铁水槽平台第一排一百二十个方形模具即将注满。
分工明确的工匠立即来到高炉铁水口,准备开启另一个导流槽。
三根导流槽循环开启,可以节省很方形模具。
铁锭冷却一小时后取出铁锭,模具再次摆上铁水槽平台待用。
注满120个铁锭用时一个多小时,总重量约8.5吨。
每天按二十个有效工时计算,高炉铁水日产量170吨,合34万斤生铁。
百立方高炉在现代生产环境下,日产生铁200至250吨。
至此,苏尘对投产后的高炉,铁水产量已有大致预估。
当另一个铁水导流槽,将铁水导入第二排方形模具时,苏尘看了下手表开始计时。
导流槽的流量与高炉出铁水口相等。
只需计算注满120个方形模具的准确时间,即可得出高炉冶炼更精确的产量。
“张师傅,我感觉这个模具要改进一下!”
苏尘走到第一排注满铁水的方形槽,铁水已慢慢凝结,颜色变成暗灰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