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权势(2 / 2)

见这么多大人物在场,气氛诡异,这州兵有些害怕。

“你不用紧张,说说吧,你有什么事”董诚说道。

“诸位大人,十万石粮食,已经悉数搬运完毕,并已存入城内最大的义仓。”州兵不敢废话。

“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董诚挥手。

那州兵逃也似的离开了此地。

同时,祝修远走到前厅中间,与董诚并肩而立。

董诚拱手道:“管家,如今十万石粮食,已经搬运完毕,下官想亲自去一趟城内的义仓,确保十万石粮食已经安全储存。”

“也好,你们查看完了之后,就早些回家休息吧,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。”管家点头。

董诚拱手称“是”。

然后立即出门而去。

祝修远自然紧跟董诚的步伐。

出门的时候,祝修远还心道:“好可惜,不能亲眼目睹方塘和朝仕等人接下来的惨样了,不过还是查看粮食要紧。”

……

江州五大义仓,自然不可能都挤在江州城中。

朝廷设立义仓的目的,是为了赈灾,以及平抑粮价之用。

既然是为了赈灾,自然是越靠近灾区越好,方便就近取用。

而江州那么大,如果将五大义仓,都设立在江州城中,这倒是方便江州城附近了,但其他州县就不是很方便。

所以,江州下辖的四县中,浔阳县、都昌县、彭泽县、浮梁县,各县都设立有一座义仓。

江州州城内单设立一座,一共是五座义仓。

因浔阳县县城既是江州州城,所以江州城中有两座义仓。

其中州城单独设立的那一座规模最大。

不仅如此,它储存粮食的效果也更好。

此次收获的十万石粮食,就全都送来了这里。

董诚和祝修远来到此处,见足有数十州兵驻守在此,持械戒严,大有一只老鼠都别想混进粮仓的架势。

董诚十分欣慰,大声连着说了好几个“好”字。

勉励驻守粮仓的州兵们一番后,他带着祝修远走进了粮仓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