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5章 典籍的汇集(1 / 2)

弟子喘了口气,终于说完整,“先生,不好了!在古老典籍的藏匿地,学者们……学者们为了典籍的归属吵起来了!”

殿内众人闻言,皆是一惊。

孟子也顾不得再思量昭阳如月之事,连忙起身,“速速带路!”

众人赶到藏匿地,只见现场乱作一团。

学者们围聚在一堆残破却珍贵的竹简旁,气氛剑拔弩张。

儒家弟子认为,这些典籍理应归儒家所有,道家则认为其中蕴含大道至理,应由他们保管。

墨家弟子也不甘示弱,声称这些典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研究机关术。

“够了!”孙子一声断喝,震慑全场。

他环视众人,目光如炬,“诸位皆是饱学之士,怎可如此失态?我等汇集典籍,是为了复兴文化,而非争权夺利!”

众人被孙子凛然的气势所慑,渐渐安静下来。

孙子见时机成熟,便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:“依我看,不如按照各家对寻找典籍的贡献大小来初步划分归属。如此一来,公平公正,也可避免无谓的争执。”

众人细细思量,觉得此法甚为妥当,纷纷点头称是。

孔子捋着胡须,赞许道:“孙子此言甚是,我儒家向来以理服人,自当遵守此法。”老子也微微颔首,表示同意。

就连一向务实的墨子,也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。

在孙子的主持下,典籍的划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眼看一切即将尘埃落定,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却突然响起:“孙将军,这划分之法虽好,可如何证明各家贡献的大小呢?莫非是凭一张嘴说?”

这声音尖细刺耳,正是先前与孙子有过节的阴阳家学者邹衍。

他阴阳怪气地笑着,眼神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。

“莫不是孙将军想借此机会,将珍贵的典籍都据为己有?”

此言一出,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。

一些原本对划分结果不满的学者,也开始附和邹衍,质疑孙子的公正性。

孙子面色不变,心中却冷笑一声。

他早就料到会有人出来捣乱,因此早已做好了准备。

“邹衍先生此言差矣,”孙子不慌不忙地开口,“在下并非贪图典籍之人。为了保证公平公正,我早已命人将寻找典籍的过程详细记录在册。每一卷竹简的发现者、参与者,皆有据可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