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个月后。
第一批知青下乡的日子到来。
火车站。
所有下乡知青的家人们都在给他们送行。
95号四合院的一共有八个人符合条件。
其余的要么是家里就一个孩子,要么就是还没到年龄。
不过往后几年,估计就要去下乡了。
闫解旷的运气不好,抽到了最苦的地方,大西北。
听说那边不仅条件艰难,还冷的很。
闫解旷旁边都是大包小包的,都是家人满满的关爱。
但当事人却苦着脸道:“我这是去下乡历练,又不是搬家,这么多东西,我要怎么拿?”
老母亲杨瑞华不舍道:“你这孩子就会瞎说,这些东西你都用得着,多什么多?”
“这到了那里,一切都要注意,钱我放包里了,没钱了就写信回来跟妈说,要好好照顾自已,记住了吗?”
杨瑞华的眼中湿润。
一想到往后几年就要见不到孩子,心里就不是滋味。
“我记住了,不过这么多东西,我真带不了。”
闫解旷苦笑一声,朝二哥投去求助的目光。
闫解文笑道:“妈,老四说的没错,依我看,就带一些必须用品就行。”
“听你二哥的。”
闫埠贵拍了拍儿子的肩膀,叮嘱道:“去了那里就好好干,别丢了我老闫家的脸。”
顿了顿。
他又忍不住道:“要是真忍不住,也别在意脸面,给你二哥写信就行。”
其他人纷纷笑了起来。
看来老头子还是关心儿子的。
闫解旷重重点头:“爸,妈,哥哥嫂子,你们放心吧,我会努力的。”
“老四,这是你二哥的心意,你拿着。”
这时,于莉给了闫解旷一个纸包。
闫解旷接过一捏,就知道里面是钱。
他感动道:“谢谢二哥,嫂子。”
“老四,你过来一下。”
闫解放也开口道。
等闫解旷过去,闫解放小声道:“老四,这是你三哥的私房钱,我比不上二哥,你小子可别嫌弃。”
“不会。”
闫解旷接过一些零散的钱,笑道:“谢谢三哥。”
最终,在家人不舍的目光下,闫解旷上了火车,火车开走了。
直到看不到火车,一家人才愿意回家。
回去的路上。
于莉玩笑道:“老三,你小子完蛋了,竟然背着京茹藏私房钱,我回去一定要告诉她。”
秦京茹因为要在家照顾几个小的,所以就没来送行。
闫解放一听,顿时苦着脸道:“嫂子求放过,我所有的私房钱,刚才都给老四了,是一点也不剩了。”
要是这事被他媳妇知道,他估计要好几天不能上炕了。
闫解文笑道:“你嫂子和你开玩笑呢,你怕什么?”
闫解放嘿嘿笑道:“我这不是配合一下嫂子嘛!”
“德行!”
于莉白了他一眼。
闫解放突然好奇道:“二哥,你说,怎么没看见棒梗?按理说,他家三个孩子,他肯定要去的才对。”
闫埠贵也道:“我带老四去报名的时候,也没有看到棒梗的名字。”
闫解文沉吟道:“兴许人家找了其他的路子。”
“他家能有啥路子?”
闫解放不屑道:“最多是买个工作,只是棒梗不去,那过几年,不是苦了小当?”
闫解文摇头道:“这是别人家的家事,不关我们的事。”
或许秦淮茹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吧!
她一心就想着把儿子留下来。
或许想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