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顺利毕业,进入梦想中的共和国科研机构,为华夏的复兴默默工作。
可惜不管他怎么掐自己,都无法从这个梦中醒来,只能不断提醒自己,正视现实,勇敢地去面对。
“错了错了,首次御前政事会议现在开始。”朱樉大声纠正,板着脸假装严肃:“现在请各项目组提交你们的年度计划,年度计划是什么你不懂?
我之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先摸清家底,然后看这一年自己能做些什么,需要国府提供什么样的支持,现在明白了吗?”
确实令人兴奋,但朱樉的会议风格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在大众的心目中,通常所谓的政事会,不就是皇帝或宰相分配任务,然后由他们去执行吗?
朱樉不得不耐心地引导他们,让他们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“政事会”。
“泰杉,今年你们木工协会有什么计划吗?”
泰杉是最热心的,他在主持村里的秋收工作时,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,并且多次向朱樉索要人力、资金和待遇,希望能够提前建立自己的木工协会,朱樉便将他视为自己的“破冰”先锋。
坐在上面的姬研让泰杉不再像往常那样自在,显得有些拘谨,过了一会儿才鼓起勇气说:“我希望您能给我二十名木工,一百名学徒,还有三台锯木机。
我打算更换附近几个村庄的木门和木窗,木板粮仓的需求很大,至少需要制作两百个不同尺寸的。
嗯,犁、耙、桶等日常工具也不足,不过这些制作起来相对简单,只要高式子那里能提供足够的犁头,我就能补上几个村庄的需求。”
“看,就像泰杉这样,大家都明白了吗?”朱樉先是大力表扬了泰杉一番,然后在众人似懂非懂的目光中说:“你的要求太低了!
首先你要记住,你现在负责的不是几个村庄,而是周地三十四城的数万人民。
我会给你挑选一百名木工,八百名学徒,其他的先不管,先全力以赴制作犁、耙、锄、筛等农具,每种至少五千件。”
“一年制作五千件,嗯,应该没问题。”泰杉听到朱樉给了他这么多人,非常高兴。
即使是他的师傅公输班,算上徒弟和溪洲的工匠,手下也不过只有两三百人,而他一下子就有了九百人,总算让他有了当官的感觉。
“一年?我说的是一个月!”
朱樉立刻打破了泰杉的幻想,不容置疑地说:“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吗,把工匠和学徒分组,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步骤。
这样很快就能成为熟练工匠,一天能制作两百个木犁,一个月能制作六千件。”泰杉犹豫地说:“说起来容易,五千件,一个月怎么做得完。”
朱樉叹了口气,耐心地指导:“锯木机除了锯木板,还可以制作木棍、木方、木条,四个水坝,一个用来给大家春米磨粉,一个给炼铁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