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(2 / 2)

随后,秦国发兵五万,任命甘茂为大将,向寿为副将。军队抵达宜阳,将城池围困了五个月,宜阳的守臣顽强坚守,秦军始终未能攻克。右丞相樗里疾对秦武王说:“秦军已经疲惫不堪了,如果不撤回,恐怕会生变故。” 秦武王便召甘茂撤兵。甘茂于是写了一封信,回复秦武王。秦武王打开信一看,里面只有 “息壤” 两个字。秦武王恍然大悟,说:“甘茂之前确实说过,这是我的过错。” 于是又增派五万兵力,让乌获前往协助甘茂。

韩王也派大将公叔婴率领军队救援宜阳,双方在城下展开大战。乌获手持一双铁戟,重达一百八十斤,独自冲入韩军,军士们纷纷溃败,无人能抵挡。甘茂与向寿各自率领一军,趁势一同推进。韩军大败,秦军斩杀韩军七万多人。乌获奋力一跃登上城墙,双手攀住城堞,城堞被他拉毁,乌获从城上坠落,摔在石头上,折断肋骨而死。秦军乘胜追击,最终攻克了宜阳。韩王十分恐惧,于是派相国公仲侈,带着珍贵的器物前往秦国求和。秦武王大喜,答应了求和。诏令甘茂班师回朝,留下向寿安抚宜阳地区。派右丞相樗里疾先前往三川开辟道路。随后,秦武王带着任鄙、孟贲等一众勇士启程,径直进入雒阳。

周赧王派使者到郊外迎接,亲自准备宾主之礼。秦武王辞谢,不敢接受,得知九鼎存放在太庙旁边的屋子里,便前去观看。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开,十分整齐。这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,分别铸成一个鼎,上面刻着本州的山川人物,以及贡赋田土的数量,鼎足和鼎耳都有龙纹,因此也被称为 “九龙神鼎”。夏朝时传给了商朝,成为镇国的重器。到周武王攻克商朝后,将九鼎迁移到雒邑。迁移时,动用了大量的士卒牵拉,用舟车装载,那九鼎分明就像九座小铁山,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重。

秦武王四处观看了一番,赞叹不已。鼎腹分别刻有荆、梁、雍、豫、徐、扬、青、兖、冀等九个字,秦武王指着刻有 “雍” 字的鼎感叹道:“这是雍州的鼎,也就是秦国的鼎!我应当把它带回咸阳。” 于是问守鼎的官吏:“这个鼎有人能举起来吗?” 官吏磕头回答说:“自从有这鼎以来,从未被移动过。听人传说每个鼎都有千钧之重,谁能举得起来呢?” 秦武王便问任鄙和孟贲:“二位爱卿力大无穷,能举起这个鼎吗?” 任鄙知道秦武王逞强好胜,推辞说:“我的力气只能举起百钧之物,这个鼎有它十倍的重量,我举不起来。” 孟贲捋起袖子,走上前说:“我来试试,如果举不起来,还请不要怪罪。” 随即让左右之人找来青丝编成巨索,牢牢地系在鼎耳上,孟贲束紧腰带,卷起双袖,用两只铁臂套入丝络,猛地大喝一声:“起!” 那鼎被抬起约半尺高,又落回原地。由于用力过猛,孟贲眼珠迸出,眼角流血。

秦武王笑着说:“你费了好大的力气。既然你能举起这鼎,难道我还比不上你!” 任鄙劝谏说:“大王贵为万乘之尊,不可轻易尝试!” 秦武王不听。当即脱下锦袍玉带,扎紧腰身,又用大带绑紧衣袖。任鄙拉住他的衣袖坚决劝谏。秦武王说:“你自己举不起来,是嫉妒我吧?” 任鄙便不敢再说话。秦武王大步向前,也将双臂套入丝络,心想:“孟贲只能把鼎举起来,我偏要举着它走上几步,才能显示我的厉害。” 于是使出生平最大的力气,屏住一口气,大喝一声:“起!” 那鼎也被抬离地面半尺。可正当他想要移步时,突然力竭失手,鼎坠落在地,正好砸在秦武王的右脚上,“咔嚓” 一声,将他的胫骨砸得粉碎。秦武王大叫:“好痛啊!” 顿时昏死过去。左右之人慌忙将他扶回公馆。秦武王血流满床,疼痛难忍,捱到半夜便去世了。秦武王曾说:“能到巩地、洛地游历,即便死了也没有遗憾。” 如今果然死在雒阳,之前说的话难道是谶语吗?周赧王听闻此事,大为震惊,急忙准备上好的棺材,亲自前去吊唁,哭祭尽礼。樗里疾护送秦武王的灵柩回国。

秦武王没有子嗣,于是迎接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稷继承王位,这就是秦昭襄王。樗里疾追究举鼎的罪责,将孟贲处以磔刑,灭其家族;因为任鄙能进谏,便任命他为汉中太守。樗里疾又在朝堂上宣称:“打通三川,是甘茂的计谋!” 甘茂害怕被樗里疾陷害,于是逃到魏国,后来死在魏国。

再说秦昭襄王听说楚国送质子到齐国,怀疑楚国背叛秦国,转而亲近齐国,于是派樗里疾为大将,兴兵攻打楚国。楚国派大将景快迎战,结果兵败被杀。楚怀王十分恐惧。秦昭襄王于是派使者给楚怀王送去一封信,大致内容如下:

起初我与大王约定结为兄弟,结为婚姻之好,彼此亲近已久。大王却抛弃我,向齐国送去质子,我实在是愤怒至极!因此才侵犯大王的边境,但这并非我的本意。当今天下大国,唯有楚国与秦国,我们两位君主若不和睦,又如何号令诸侯呢?我希望能与大王在武关会面,当面订立盟约,结盟之后便各自散去。我会归还侵占大王的土地,恢复往日的友好关系,希望大王答应。大王如果不答应,那就是明确拒绝我,我也就不能撤兵了。

楚怀王看完信后,立刻召集群臣商议,说:“我若不去,恐怕会激怒秦国;若去,又担心被秦国欺骗。这两种情况,哪种更好呢?” 屈原进言说:“秦国,就像虎狼一般。楚国被秦国欺骗,已经不是一两次了,大王去了必定回不来。” 相国昭睢说:“灵均说的是忠言啊!大王千万别去。赶紧发兵防守,以防秦国军队来袭。” 靳尚却反驳道:“并非如此。楚国正因为敌不过秦国,所以才兵败将死,土地日益减少。如今秦国主动求和,我们却拒绝,倘若秦王发怒,增派军队攻打楚国,那该如何是好?” 楚怀王的小儿子兰,娶了秦国女子为妻,认为有婚姻关系可以依靠,极力劝说楚怀王前往,说:“秦楚两国互相嫁娶,没有比这更亲近的关系了。秦国即便发兵来攻,我们尚且还想求和,何况如今是秦国高兴地邀请大王去友好会面呢?上官大夫说得非常正确,大王不可不听。”

楚怀王因为楚国军队刚刚战败,心里本就惧怕秦国,又经不住靳尚和子兰二人的劝说,于是答应秦王前去赴会。选定日子后便启程,只带了靳尚跟随。

秦昭王派他的弟弟泾阳君悝,乘坐秦王的车驾,配备齐全的羽旄和侍卫,假扮成秦王,驻守在武关;派将军白起率领一万士兵,埋伏在关内,准备劫持楚王;派将军蒙骜率领一万士兵,埋伏在关外,以防意外。一面派使者用好话前去迎接楚王,往来不断。楚怀王深信不疑,于是来到武关之下。只见关门大开,秦国使者又出来迎接说:“我们国君在关内等候大王已经三天了。不敢让大王的车驾在荒野中停留,请前往我们的馆舍,行宾主之礼。” 楚怀王已经到了秦国的地盘,无法推辞,便跟随使者入关。

楚怀王刚进关门,一声炮响,关门便紧闭起来。楚怀王心中起疑,问使者:“为什么这么着急关闭关门?” 使者回答:“这是秦国的法令。在战争时期,不得不这样。” 楚怀王问:“你们大王在哪里?” 使者回答:“正在公馆等候大王的车驾。” 随即催促车夫快速驾车。大约走了二里路,看到秦王的侍卫排列在公馆前,使者吩咐停车。馆中一人出来迎接,楚怀王一看,此人虽然穿着锦袍玉带,但举止却不像秦王。楚怀王心中犹豫,不肯下车。那人鞠躬致辞说:“大王不必怀疑,我其实不是秦王,而是秦王的弟弟泾阳君。请大王到馆舍,有话要和您说。” 楚怀王只好进入馆舍。

泾阳君与楚怀王见面。正要入座,只听到外面一片喊叫声,一万多秦国士兵围住了公馆。楚怀王说:“我是来赴秦王的约会,为何要用士兵围困我?” 泾阳君说:“大王别担心。我恰好有点小病,不能出门,又担心失信于大王,所以派我前来迎接大王,委屈大王到咸阳,与我兄长会面。派这些少量的士兵,为大王充当侍卫,还请大王不要推辞。” 此时由不得楚怀王做主,众人簇拥着他登上车。留下蒙骜的军队驻守在关上。泾阳君陪坐在车上,白起率领士兵在四周护卫,朝西边的咸阳而去。靳尚则逃回了楚国。楚怀王叹息道:“我后悔没听昭睢和屈平的话,才被靳尚所误!” 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楚怀王到了咸阳,秦昭襄王在章台之上召集众多大臣以及诸侯使者。秦王坐在南面,让楚怀王面朝北参拜,行藩臣之礼。楚怀王大怒,高声说道:“我相信秦楚两国的婚姻之好,才轻装前来赴会。如今君王假称有病,把我诱骗到咸阳,又不以礼相待,这是什么意思?” 秦昭襄王说:“之前承蒙大王答应给我黔中之地,后来却没有兑现。今日委屈大王前来,就是想实现之前的约定。倘若大王早上答应割地,晚上就送大王回楚国。” 楚怀王说:“秦国即便想要土地,也应该好好说,何必使用这种诡计?” 秦昭襄王说:“不这样,大王肯定不会答应。” 楚怀王说:“我愿意割让黔中之地!请与君王结盟,派一位将军跟随我回楚国接收土地,怎么样?” 秦昭襄王说:“盟誓不可信。必须先派使者回楚国,将地界交割清楚,才能为大王饯行。” 秦国的群臣都上前劝说楚怀王。

楚怀王更加愤怒地说:“你们用欺诈手段把我骗到这里,又强行要我割地,我死就死,不会受你们威胁!” 秦昭襄王于是将楚怀王留在咸阳城中,不让他回国。

再说靳尚逃回楚国,将事情经过告诉昭睢:“秦王想要楚国的黔中之地,把楚王扣押在那里。” 昭睢说:“我们大王在秦国回不来,太子又在齐国做人质,倘若齐国人与秦国合谋,也扣留太子,那楚国就没有君主了!” 靳尚说:“公子兰现在国内,为何不立他为君?” 昭睢说:“太子被立为储君已经很久了,如今大王还在秦国,突然抛弃大王的命令,舍弃嫡子而立庶子,他日大王若有幸回国,我们如何解释?我现在假装楚王去世,向齐国请求放回太子,齐国肯定会答应。” 靳尚说:“我没能为您排忧解难,这次出使齐国,我愿尽一份微薄之力!”

昭睢随即派靳尚出使齐国,谎称楚王已经去世,迎接太子回国奔丧即位。齐湣王对相国孟尝君田文说:“楚国没有君主,我想扣留太子,以此换取淮北之地,怎么样?” 孟尝君说:“不行。楚王不止一个儿子,我们扣留太子,楚国用土地来赎,那还可以;倘若他们另立一人为王,我们得不到丝毫利益,还会背上不义的名声,这样做有什么用呢?” 齐湣王觉得有道理。于是以礼相待,送太子横回楚国。太子横即位,这就是楚顷襄王。子兰和靳尚依旧掌权。楚国派使者告知秦国:“托社稷神灵庇佑,楚国已经有新君主了!”

秦王白白扣留楚怀王,却得不到土地,十分羞愧恼怒,派白起为大将,蒙骜为副将,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,夺取了十五座城池后返回。楚怀王被扣留秦国一年多,秦国看守的人时间长了便有所懈怠,楚怀王换上普通衣服,逃出咸阳,想要东归楚国。秦王派兵追赶,楚怀王不敢往东走,于是转向北路,从小路逃向赵国。不知道赵国是否会接纳楚怀王。且看下回分解。